1.2    從案前到跑道

 

「好故事,好數學。」

 

1.2.1        有向數

 

我並不十分滿意上面放筆的故事,我開始想另一個故事。然後我就站到田徑場的跑道上。

        我站在起跑線上,向前走一步,然後說:「一」。

        和放筆的故事一樣,我可以依樣畫葫蘆地創造數字。我走了「十步」後就說走了「一段」,走了「十段」就走了「一大段」(或是走完一個「二級段」)。無論我走多少步,我都可以用剛才的數字表示。

        但為什麼我要另外說這個跑道的故事?和放筆的故事有什麼分別?

        在跑道上,我可以後退。

「後退?在筆的故事裏『拿掉筆』不是一樣的概念嗎?」

        如果我案上沒有筆,我根本不能拿掉任何筆。(有人可能會說從沒有筆的桌上拿掉一支筆的話,桌子就欠我一支筆,這怎麼想也是一個弔詭的說法。)

        但在跑道上,即使我已在起跑線上,我還是可以向後退。我必需更準確地描述跑道上的步數:

        當我向前走一步,我說:「前一。」

        如此類推我就有「前一」、「前二」、「前三」……並用「+1」、「+2」、「+3」……表示。

        當我向後走一步,我說:「後一。」

        如此類推我就有「後一」、「後二」、「後三」……並用「-1」、「-2」、「-3」……表示。

 20151124_113557  

        我在原有的數字前加了方向,於是我把這些新的數字命名:「有向數」。

 

1.2.2        有理數

 

我走回起跑線上。現在跑道上有很多刻度。

我從百寶袋裏拿出一分為二刀朝天靈蓋一砍,得到了兩個自己。現在我和「我」一同站在起跑線上。

我把我叫做「馬利奧」,把「我」叫做愛麗絲。

我們同時伸手入百寶袋找啊找,馬利奧吃掉找到的毒蘑菇,而愛麗絲則喝下找到的神秘藥水。

馬利奧變小了,眼前跑道的刻度變遠了。

再一次,馬利奧每走一步,就在腳下劃下刻度,+1+2+3、……、-1-2-3、……

20151123_182533   

把兩個圖合併來看,我必須找個方法分開紅色和黑色刻度上的數字。

從圖中可見,馬利奧這次向前走了兩步才走到原本黑色的「1」。事實上,馬利奧每走2步就會找到1個原本黑色的刻度。

於是我在原本每個紅色的數字底下都加上一個「2」字,如下圖:

 20151123_182802  

        於是我就得到over 2  

        我也順勢把毒蘑菇叫做「毒蘑菇2」。

        事實上我的百寶袋裏還有「毒蘑菇3」、「毒蘑菇4」、……

        吃下毒蘑菇3自然就會得到over 3   ,比較圖如下:

20151123_183514  

        組合起來的話:

 20151124_121728  

        我把這些新的數字歸納起來,稱之為:「有理數」。

 

1.2.3        問題

 

問題一:

還記得愛麗絲嗎?她喝下了神秘藥水後向前走了十步才到了原本黑色的「+1」。試續說愛麗絲的故事並建構「小數」的故事,同時解釋何為「十分位」、「百分位」……

(顯然「小數」是有理數的一種。這裏我們先略過「無限循環小數」不提,留待後面「等比數列」再詳說。)

 

問題二:

在跑道的故事裏,什麼是「加」、「減」、「乘」、「除」?

(在放筆的故事中的「加」與「減」:

在筆的故事裏,如果我有兩張桌,第一張桌上有三支筆,第二張桌有四支筆,我想知道兩張桌總共有多少筆,我該怎麼做?

很簡單,我把筆放在一起,然後從新數一遍我就知道總共有七支筆。我把這個放在一起算的動作稱為「加」,我剛才做的就叫做「三加四」,並得到「七」。

而如果我原本桌上有七支筆,我拿走了四支放回百寶袋,我會數得到桌上只剩三支筆。把「拿走」稱為「減」,我做的就叫「七減四」,並得到「三」。

和「從沒有筆拿走一支筆」一樣,我無法想像我到底要怎麼從只有三支筆拿走四支筆。換言之,「三減四」在筆的故事裏沒有任何意義﹗

回到跑道的故事,一切的問題都迎刃而解。)

 

問題三:

 20151124_121728  

從最後這幅圖看,似乎只要我繼續畫下去,我能夠填滿整個跑道,不留一絲縫隙。

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(Pythagoras)認為我的猜想是對的。你認同嗎?試闡釋你的想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s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